不用吃药,擦一擦就能起效?
近期,一种新型ED外用凝胶在欧美迅速走红,主打“只涂不吃”,只需在关键部位涂抹豌豆大小的剂量,最快10分钟就能“恢复状态”,被不少人戏称是“涂抹版伟哥”。
临床数据显示,对于轻中度ED人群,有效率接近60%。一时间,社交平台上热议不断,不少人感慨,男人的刚需竟能如此便捷了。
但热闹没维持多久,现实就泼了盆冷水。虽然外用凝胶在形式上告别了口服方式,但本质上,仍是通过刺激高度敏感的神经促进NO反应的产生,而NO则是有效改善勃起功能的关键点。
不少医生指出,它的效率其实远低于西地那非等制剂,而且频繁使用后,可能让身体产生“适应性疲劳”,甚至形成心理依赖。这也让更多人意识到:ED远不是“涂一涂”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。
一项覆盖全国的调查显示,中国40岁以上男性的ED患病率已超过41%;而《健康中国·幸福时代蓝皮书》也指出,30岁以下男性的患病率也达到21%,并仍在逐年上升。压力大、熬夜久、情绪波动大,让不少人年纪轻轻却早早“掉线”。
展开剩余67%而碍于面子、羞于求医,很多人选择自行尝试口服常见的西地那非、他达拉非,以求“速效解决”。只是这类制剂受饮食、酒精影响较大,部分人还会出现头痛、胃部不适等反应,有基础病的人更是压根不敢碰。
即便现在出现了更便捷的凝胶,也仍摆脱不了“短期刺激”的框架。反复尝试的落差下,一些人不再急着追求“立刻起效”,而是开始开始转变思路:与其不断“临时抱佛脚”,不如从源头把状态调回来。
在这个层面上,其实香港已经比内地早了一步。作为中西医并行、多元接受度较高的市场,当地不少男性早早就开始尝试“以养为主”的方式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,从整个市场来看,越来越多男性开始走出沉默,用更理性的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。
从“临时补救”到“系统干预”,这不仅是技术手段的演进,更是观念上的变化。而这种变化,或许才是这场男性健康探索中最重要的起点。
发布于:海南省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